本文目录一览:

南京长江大桥应该用怎样的诗句来形容

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此诗虽不是写南京长江大桥的,但是形容南京长江大桥也很合适。(2)原诗如下: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2、赞长江第一桥 (七律)(河南/刘广福)万里长江第一桥,巧工设计精建造。一桥飞架通南北,两岸融云天际消。历经风雨载辛酸,世人称颂华夏骄。举目俯瞰长江水,如同彩带一条条。谁道大桥非雄鹰,千年无鹰立江涛。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就是指我们雄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全长约6800米,由正桥和引桥组成。正桥长1576米,引桥约长5000米。

4、满庭芳【南京(长江大桥上放歌)】伫立桥头,凭栏远眺,大江携手青葱。岸如双翼,展势欲腾空。承载千秋厚望,衔文脉、韵舞蟠龙。人青睐,宜居都市,幸福作长工。 包容,城拥绿,山涵紫气,南北交融。

5、从诗句本身上来讲,这句话出自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写于1957年,正好是武汉长江大桥全线通车的那一年,而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显然,毛主席不会预见11年后将在南京也建一座长江大桥并且作诗赞美它。

6、南京长江大桥按观察顺序,条理清楚地描写景物。作者参观、游览南京长江大桥是按照“远看大桥—近看大桥—观看后的感想”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写条理清楚,不会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南京长江大桥》

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感,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是结合插图和重点词句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 是着重弄清课文第1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三年级 原文: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大桥.今天的天气格外好,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波浪滚滚的江水中,9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正桥连接着22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中所指的南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跨越长江,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铁桁梁桥。江中桥墩9个,高约80米,扎根在江底岩盘上,正桥两端各有桥头堡一对,高70米。

南京长江大桥的诗句童谣

1、刘禹锡的望洞庭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散文诗游南京长江大桥,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散文诗游南京长江大桥,白银盘里一青螺。武汉长江大桥 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才饮长沙水散文诗游南京长江大桥,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2、应该用“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来形容。出自:水调歌头·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3、从诗句本身上来讲,这句话出自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写于1957年,正好是武汉长江大桥全线通车的那一年,而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显然,毛主席不会预见11年后将在南京也建一座长江大桥并且作诗赞美它。

4、览尽长江看汉江,一波一浪尽水兵。子在川上曰:逝者如 赞美南京长江大桥的诗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5、、整座大桥如彩虹凌空江上,两岸公路引桥部分由二十二孔双曲拱桥组成,象一条美丽的彩练,使宏伟的南京长江大桥显得更加绚丽多姿。清晨,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照着大桥巨大的桥身,如同横卧云空的钢铁长虹。

关于长江的美文欣赏: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散文诗游南京长江大桥,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2、”这里对这首词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愁作了评论。李白的诗句是写别情的长可以跟东流水比,诗在金陵写的,这个东流水是指长江。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

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是全词题眼,也是千古绝句,广为流传。李煜的愁只能自问自因为实在无人与他“对泣新亭”,足见作者的孤寂。

4、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话译文春花年年开放,秋月年年明亮,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在过去的岁月里,有太多令人伤心难过的往事。小楼昨夜又有东风吹来,登楼望月又忍不住回首故国。

5、“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意思是散文诗游南京长江大桥: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是一个“愁思”的比喻,并非实指江水,更不是指长江。全诗如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